"; var newstr=document.all.item(printpage).innerHTML; var oldstr=document.body.innerHTML; document.body.innerHTML=headstr+newstr+footstr; window.print(); document.body.innerHTML=oldstr; return false; }
稅務師用營改增實例說話: 用好政策 減稅更多
來源: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網站作者:發布時間:2017-03-23 09:30:00:瀏覽:次
現場培訓13330場,培訓935185人次,網絡培訓1837場,培訓219438人次;直接服務企業237225家,解決大量疑難問題;141個稅務師事務所參與課題研究,拿出143份課題報告;與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協議,舉辦營改增公益講堂……這是記者從2月27日中國稅務師協會召開的宣傳工作會議上獲知的數據。當天,來自全國70余家稅務師協會和稅務師事務所的負責人齊聚一堂,用一個個親身幫助企業用好稅收政策、解決疑難問題,使企業稅負下降的真實案例,既反映了稅務師行業助力營改增取的成效,又形象地闡釋了一個道理:在營改增這項影響深遠的稅制轉換中,只有各方齊心協力,用好政策,企業才能充分享受稅改紅利。
1 中國聯通建立增值稅管理系統,稅負大幅下降
北京華政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董國云介紹,營改增政策制定得非常先進,但是,對企業來說如何把政策用好,有一定的難度。他們是較早參與電信企業備戰營改增戰役的事務所之一。在營改增準備和實施過程中,他們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企業提供了大量稅收咨詢服務。
以中國聯通為例,從2012年初開始,他們就為中國聯通備戰營改增提供稅收咨詢服務。營改增后,中國聯通一年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達200多萬張,開出去的發票有300多萬張,準備工作異常繁雜。中國聯通從2012年起,聘請IBM團隊作為技術支持,聘請華政稅務師事務所做稅收咨詢,開展公司業務的流程再造,建立了全國首個企業內部統一的增值稅管理系統。依托稅務管理系統的精細過程管控,中國聯通率先實現進項發票的全面管理和對銷項專用發票開具的嚴格控制,通過發票自動查驗、稅金自動計算等管理創新,將發票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管理,有效降低了實際稅負。
2 受益營改增,某大型央企股份轉讓少繳稅2.6億
北京審信曲信通稅務師事務所所長曲立軍介紹,2016年他們接受某大型央企集團委托開展稅務咨詢。前幾年該集團作為發起人將下屬子公司通過IPO成功上市,三年禁售期滿后,2016年初出讓了部分股權。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企業在有價證券市場買賣股票,需按照賣出價減除投資成本的差額繳納營業稅,初步計算企業大概要繳納3億元營業稅。該央企對此提出異議,認為企業是國企,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股權投資,即便繳納營業稅,是否應該這樣繳?
接受委托后,審信曲信通稅務師事務所經過仔細研究相關政策,認為此項交易不屬于有價證券買賣,而是一筆股權轉讓,為此與稅務機關進行了說明、溝通。恰巧此時國家稅務總局就此類業務開展調研,初步認為可以按照企業上市時的初始掛牌發行價作為扣除成本。2016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2016年〕53號),規定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股、轉股,以該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的發行價為買入價。這就是說,營改增以后,符合條件的限售股轉讓,其扣除成本不再是企業實際取得成本,而是掛牌價格;如果屬于重組的話,按照復牌價作為扣除成本?!?016年〕53號文件還規定,該文件實施前的上述業務,此前未處理的,比照本公告規定繳納營業稅。
該央企受益于營改增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股份轉讓實際僅繳納稅款3000多萬元,節約了稅費2.6億多元。
曲立軍認為,這個案例很清晰地表現了營改增的先進性,同時也說明企業吃透、用好相關的稅收政策,對合理降低稅負有多么重要。
3 采取甲供材方式,醫院建筑工程減稅明顯
北京致通振業稅務師事務所所長李記有介紹,在營改增中,建筑業計稅方式是變化較大的行業。原來按3%稅率繳納營業稅,營改增后按11%的稅率繳納增值稅,適用稅率變化很大,要降低稅負,要求建筑企業取得足夠多的進項稅,或者充分用好政策,適用簡易征稅辦法。
去年致通振業稅務師事務所為一家建筑企業做稅務咨詢。該企業2016年5月1日后在遼寧丹東承接了一個醫院工程,工程造價2.3億元,雙方正在談簽合同。該企業和醫院認為,2016年5月1日后新發生的工程,只能按一般計稅方法適用11%的稅率繳納增值稅,并準備簽署正式合同。致通振業稅務師事務所稅務師到現場了解情況后,認為工程甲方是醫院,非增值稅納稅人,本身不繳增值稅,如果采取甲方供材的方式,按照營改增政策,可以按照簡易辦法計稅。稅務師詳細介紹了相關政策,并做了數據測算,最終雙方采取了甲方供材的施工方式。該建筑企業董事長非常開心,說你們來得太及時了,否則合同簽完以后就生效了,你們審閱合同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幫助我們節省了一大筆稅款。
這個案例說明,還有不少納稅人對營改增政策研究不到位,國家給納稅人的優惠政策,或者給納稅人的政策選擇空間沒有用足,導致部分納稅人稅負下降不明顯。稅務師事務所在這個環節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4 用好優惠政策,某銀行節稅2000多萬元
尤尼泰(北京)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淑云介紹,營改增中她們事務所主要的服務對象是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其中有一家中型銀行。
該銀行從2016年開始備戰營改增,由銀行分管行長牽頭,成立了營改增工作小組,在稅務師事務所的協助下,進一步加強初期合同管理、規范內部財務核算、提高企業稅務管理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究力度。2016年該銀行收入約30億元,成本將近19.8億元。按營業稅制測算,需要繳納營業稅和附加大約1.36億元,流轉稅稅負在享受優惠政策后約為4.56%。營改增后,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和附加大約1.19億元,增值稅稅負變成4.17%,總體上稅負下降了0.39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營改增前銀行的交易性和可供出售的所有債券利息收入須繳納營業稅,而營改增后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可享受免稅優惠。銀行通過改變投資方向,增加免稅債券投資,增加了免稅收益1577萬元,節約增值稅及附加約100萬元;銀行的同業存單利息收入之前應繳納營業稅,營改增后,該利息收入可享受免稅優惠,銀行通過改變會計核算,增加了免稅收益1419萬元,節約了增值稅及附加約90萬元;由于營改增后非保本其他金融商品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征稅,銀行加大了對非保本金融商品投資以及改變會計核算,營改增后可享受免稅的收益為36200萬元,節約了增值稅及附加約1810萬元,這三者相加,共節約了稅費2000余萬元。